導語:我家的戶型圖,其實是這個的對稱戶型。整個面積208,套內(nèi)170。樓上大概是130左右的樣子。樓下地下一層大概有60多。
不想每天重復的兩點一線,在這個冰冷而擁擠的城市中,無論早上還是晚間,從一棟鋼鐵大高樓走進另一棟鋼鐵大高樓?;孟胫欠N樓層不高的安謐的低密度生活。
不想每天在那些所謂的中央什么什么區(qū)內(nèi),呼吸著高濃度PM2.5,幻想著來到鄉(xiāng)野,即便有那么些霧霾,卻還能在空氣中感受到一些花草的清新和泥土的腥味??梢噪S時騎上單車來到河邊發(fā)呆。
不想每天面對著各種鋼筋混凝土,幻想著自己可以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慢慢地讀一本書或滿足地睡上一覺,看著寶寶在屋里屋外跑來跑去,看著父母坐在躺椅上啜著茶讀報紙。然后自己不再總是對著液晶屏,而是拿起小鏟和水管去呵護自己院落中的花草,收獲一些天然的食材,做上一頓簡單而美味的家庭餐。
不想讓自己的家富麗堂皇金光閃閃,幻想著身邊的每個物件都有著歲月的印痕。讓自己的心境永遠滋潤在舊時光中……
今年年初購進了郊區(qū)的這套復式一層下躍,小區(qū)是低密度的花園洋房(話說,如今的花園洋房的密度也都超過了2,并且最高的樓達到了15層),外帶一個有80平的花園。雖然我和老婆上班更遠了,但是父母,孩子,各種的需求基本都得到了滿足,慵懶而安謐的鄉(xiāng)村生活夢,就從此開始了。我們一點點地把這個家,擂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該小區(qū)的房子戶型不錯,但是對于傳統(tǒng)的中國人大廳大室的居室審美的話,還是算有點另類。戶型的廳和臥室的面積都不算太大,但是房間多,這樣就給家里的每個人留足了相互獨立不被干擾的私密活動空間。小小的房子也多了一些溫馨。特別是帶著采光窗井的地下,可以說算是一種驚喜。
我家的戶型圖,其實是這個的對稱戶型。整個面積208,套內(nèi)170。樓上大概是130左右的樣子。樓下地下一層大概有60多。
僅有一樓業(yè)主才具備的一個小小的陽光房,很多鄰居作為了洗衣區(qū)。我依然要保留成能曬太陽的休閑空間。
留給老婆父母的北側客臥。面積并不是很大。
廚房面積也不大。要好好改一下,今后才能施展烹飪的身手
下到地下一層的樓梯口,由于毛坯沒有預備樓梯,所以沒有下去仔細看。當時地上有積水,實際是由于樓的返潮引起的,給我們后期裝修帶來了很多困難。后期我們發(fā)現(xiàn)房屋很多方面存在質(zhì)量問題,物業(yè)也是爛到極點。像金隅這種國企開放商的房子質(zhì)量堪憂,以后再也不買了。
樓下的中間房間
樓下東側房。外面就是采光窗井。讓地下室也能享受到陽光了
這就是采光窗井。這個地方也有八平米,可以好好規(guī)劃
我們的院子,排水管直接排到院子里了,必須要做改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