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最重視的是方位。為了尋找朝正東方的房子,他足足找了四年才找到現(xiàn)在麗水街的居處,面朝東方,附近有茂密老樹,加上他們夫妻在房屋設計時參與空間規(guī)劃,屋內(nèi)四時通風,即使夏天也很少開冷氣。
一般人買房子都聽從購屋專家建議,總覺得地點和生活功能最重要;但他買房子原則只有「安身立命」四個字。
買房子看方位重于地點,強調(diào)「正東」的原因,是源于他過去受到的教育:太陽從東方升起時,光線明亮溫和、純凈,對人體有好處。相對的房子如果西曬或面對錯誤的方位,無法引進好的空氣,身體不會健康,何來「安身」可言?
他的第一棟屋子是家人買的,沒法有太多的規(guī)畫。但79年換屋時,他就轉(zhuǎn)到南昌街,買下一間約51平房子,除了朝正東方以外,一樓全部無住家、無店鋪,有極佳的空間動線,孩子上學方便。
再換屋的原因,則是因為南昌街住處剛好在14樓,在921地震時,14樓的共振效應嚇壞了全家人,不得不另覓新家,花了四年終于讓他找到現(xiàn)在的家居。
他說,買屋者一定要參與整體空間設計,他們夫妻在建案設計時就提出意見,要求「陽光、空氣、水」都能在屋內(nèi)自由循環(huán),因此交屋后裝潢了一個半月,只買了自然材質(zhì)的各種家飾、家具就入住,通風涼爽,夏天也不需要開冷氣。
他建議自住型的購屋者,一棟好房子「要可以看見很多自然景觀」,為了「陽光、空氣、水」,不一定非要住在市區(qū)。
他說,當年為了孩子的學區(qū)考量才在南昌街買屋,但是一般年輕人如果買了負擔不起的房子,為了房貸天天奮斗,反而無法「立命」,因為生命都花在忙著投資賺錢還房貸,卻可能買到一棟不夠健康的屋子,等到房貸還完,可以實踐自己生命的時候已經(jīng)過去,甚至可能因為太勞累而來不及實現(xiàn)夢想,因此他不投資房地產(chǎn),也不鼓勵一定要在市區(qū)置產(chǎn)。
分享: